巴菲特与IBM

     
       40年前的IBM正值青年,借助美国登月计划之契机,成为美国信息化革命的领头羊,发展极其迅猛,可谓“蓝色巨人初长成”。彼时的巴菲特,涉足投资圈也有时日,并小有名气。在这种情况下,二者的恋爱,甚至结婚概率似乎很大。
       但是,过去40年,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几乎没有重仓过科技股,就算是巨人IBM、好友盖茨统领下的微软、传奇公司苹果……都没有进入过巴菲特的主菜单。这是因为,这些股票乃至整个科技行业都不符合巴菲特的一个选股原则:确定性。

01、科技股的A、B面
       没错,巴菲特极其注重确定性,所以一直以来都喜欢工业品,特别是消费品公司。在这个原则下,可口可乐、卡夫、宝洁一直是巴菲特的最爱,富国银行、American Express也是巴菲特的老相好,而科技股这个词,几乎与其绝缘。
       这是因为,在科技领域市场瞬息万变,城头变幻大王旗,确实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比如,与IBM同期的仙童、施乐、朗讯实验室等,尽管无一不是当时的巨头翘楚,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场技术变革之后,这些曾经的王牌企业或者已经消弭不见,或者已经不值一提。

        就算不看那么久的历史,在Web1.0时代的雅虎、Lycos、美国在线、eToy、MySpace等曾经的互联网弄潮儿们,也所剩无几,能够活下来的雅虎已经算是“猪坚强”,但是,也正在面临着被卖掉的窘迫。
       当我们看到微软在传统PC操作系统领域取得成功的时候,要看到“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悲催历史,多少曾经的对手已经不复存在;当我们看到乔布斯的苹果几起几落并最终占据全球市值第一名的时候,应该看到整个美国、整个世界也只有一个苹果。
       这是一个广种薄收的行业,这是一个血腥残酷的行业。对于很多长线投资者来说:要么忍,选中一个苹果一样的公司长期持有;要么残忍,选中一个AOL一样的公司,万劫不复。
       显然,巴菲特不会喜欢拉斯维加斯的赌场,而是喜欢奥马哈的田园。可口可乐、卡夫和宝洁都是它小时候门前的Penny店就会看到的标识,他似乎格外喜欢这些小甜点们。而对于那些处于潮头的科技股们,巴菲特看到了它们的A面——成为Ten bagger 甚至 Hundred Bagger 的机会,也看到了它们的B面——成为成功者垫脚石的风险。

2、IBM已然不同
       但是,为什么如今的老年巴菲特却选择了老年的IBM,而且一下子成为仅次于可口可乐的第二大重仓股?这必须从两个方面谈起,一方面,IBM在变化,越来越和巴菲特的选股规则一致,即具有更强的确定性;另一方面,伯克希尔·哈撒韦在变化,超过80岁的巴菲特在准备把自己的权杖交给下一任,不再是“一言堂”。
       其中,IBM的变化是整个IT行业变迁的风向标,这是我们讨论的重点。当20年前,IBM开始不断出售硬盘、打印机、PC业务的时候,它就已经开始了转型,那是一次救亡图存,希望从消费领域逐步退却,隐遁到基础设施提供商这个更擅长的领域;当10年前,IBM开始不断收购Lotus、普华的时候,IBM又开始了新的转型,IBM开始由硬到软,越来越关注咨询、解决方案等业务。
       历经20年持续不断的演进之后,IBM已经不是当年的IBM,不是一个以“程序员+诺贝尔奖科学家+准终身雇佣者”著称的IBM,而是一个“咨询师+诺贝尔奖科学家+市场化雇佣”的IBM。此时的IBM,就像它自己10年前所宣称的,已经是一个信息基础设施提供商,将其作为电力、铁路一样提供给全世界的客户。
       当巴菲特重仓北柏林顿这家铁路厂商的时候,美国铁路行业距离其巅峰崛起时期已经超过了100年,铁路行业也曾经是所谓的“高科技”行业;当巴菲特重仓IBM的时候,IBM也刚刚度过百年华诞,此时的IT行业,就大多数细分领域一样,也已经不是所谓的高科技行业了。是的,尽管搜索、社交网络、4G依然算是新技术,这改变不了整个行业“老化”的趋势;就像铁路行业一样,高铁技术在不断更新,但是这不是一个新兴行业。
        也许在巴菲特的眼里,正因如此,他一直所关注的确定性就来了:如今的IBM不再是不可预测的,而是一个确定性的“信息电厂”,巴菲特看中的是它稳定的派息、稳健的发展前景。同理,巴菲特也大幅加仓了英特尔、DirecTV,在长线价值投资者眼里,PC芯片、卫星电视也已经是确定性行业了。

via 21世纪经济报道